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宋医 > 第427章 军事变革

第427章 军事变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搬迁已经基本完成,正在拆房圈地。高滔滔正在和工部尚书、侍郎和几个主笔设计的工匠研究后苑的布局。

根据高滔滔的懿旨,杜文浩进高滔滔寝宫是不需要通报的,但问了之后得知高滔滔在工地忙,便让人通报了。高滔滔立即结束了会议,让工部的官员回去接着修改方案。

高滔滔兴冲冲回到寝宫,屏退左右,眼望杜文浩,纵身入怀,两人相拥热吻,良久才分开。

高滔滔道:“怎么样?军队改革的计划拿出来了吗?”

杜文浩点点头,从怀里取出改革报告,递给高滔滔:“完成了。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步骤计划,内容可能有些多。”

高滔滔接过,却不展开看,微笑道:“你说给我听吧。”

“好啊。”

“先等等,我让他们上几样精致小菜,咱们便喝酒便说,好不好?”

“行。”

高滔滔吩咐焦公公让御厨上了几样小菜,放在软榻中间茶几上,又温了一壶酒,两人盘膝而坐,先喝了一杯。

杜文浩轻咳一声,道:“我军战力软弱,原因很复杂,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每一次作战的失利,有它的个性当然也有共性。为了方便叙述,我把造成我军积弱的原因分类为三个层次,从上至下,分为朝廷的原因,军官的原因和士兵的原因。”

“这分类倒也新鲜。”高滔滔道,“就这三类吗?”

“总体上就这三类,每一类又可进一步细分,第一类朝廷方面的原因,又可细分为军队建设思想、军队和军人的地位、兵权的分散、以文制武、对骑兵建设的轻视、军队从事盈利性经营等;第二类军官方面的原因又可细分为军法废弛、军政腐朽、军纪败坏、军官和地方官府对兵士的盘剥;第三类士兵的原因又可细分为招刺太滥、拣选不实、训练荒废等。”

“这么多毛病啊?”高滔滔笑得有些勉强,“你一个个说给我听吧。”

“好,不过,我的这些分析,会涉及对先帝和祖宗遗规、国策的评说,想请你先恕我无罪,我才敢开口。”

高滔滔侧过身搂住他的脖颈,吻了他一下:“我知道你说的话都有你的道理,不管你说什么,哪怕是开口骂娘,我都恕你无罪。”

“谢谢滔滔!”杜文浩回吻了他一下。

高滔滔凝神望着他,幽幽道:“其实,你不用这么小心的,我都是你的人了,还能怪罪你么?”

杜文浩听她说得动情,心中一暖,抱着她好生亲热了一回,这才放开:“有你这句话,我以后就不担心了。我会一心一意辅佐你,把国家治理好。”

“嗯,有你帮我,我心里就踏实了。你说吧。”

“先说第一类原因,——我军的军队建设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方面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厢军的设置。厢军是地方杂役军,兵源除了刺配的罪犯之外,最主要的来源是禁军挑剩下的老弱病残。厢军主要种类有修筑城池的壮城军,制造武器的作院军,修路筑桥的桥道军,造船的船坊军,担任运输任务的装发军,治理黄河等河道的河清军等等。由此可见,设置厢军的目的和主要作用,是承担各种杂役。厢军不从事直接的军事作战,主要任务也不是从事军事辅助工作,厢军虽然称为军,但干的事却大部分不是军队的事情,而厢军耗费的军费却高得吓人。”

“是啊?厢军军费占多少?”

“去年一年,全军军费共计五千万缗,厢军便占了一千五百万缗!也就是说,我军三分之一的军费,并没有用在军队建设上,而是用来养活数十万的厢军农民工!”

高滔滔缓缓点头,厢军乃冗军之源,这句话她以前多次听夫君宋英宗和儿子宋神宗说起过。宋神宗也曾经致力于整治厢军,但收效甚微。不仅有些担心,问道:“厢军之祸,你不必多说了,我也知道,你就说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这是个老大难问题,如果动作太大,急于求成,会引起巨大反弹。所以,要分步骤按计划进行,使用温水煮青蛙策略……”

“温水煮青蛙?”

“嗯,如果把青蛙放进热水里,它会很快跳出来逃走,而把青蛙放进冷水里,慢慢加热煮开,直到青蛙被煮熟,它也不会跳出来。(据说这个故事有人试验过,结果相反:温水加热到一定的热度,青蛙还会跳出来逃走,而如果是滚水,青蛙掉进去,一下就被烫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高滔滔道:“我明白了,就是循序渐进的意思。”

“正是!厢军数量众多,先帝进行了大量裁军之后,全国厢军依然还有二十二万之众。要分割整改,一口一口吃掉。不能一下全盘改革。”

“你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先帝进行整编裁军,还是很顺利的,厢军从最初的五十多万人,裁减到了现在得二十二万人,番号也从两百八十几个,缩减为一百二十多个。整个军队没有大的反弹,我们可以继续按照先帝的思路和成功做法往下走。先堵住入口,从今以后,永久取消所有厢军扩军计划,从源头上堵死,然后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裁军,每一年裁三万,七八年左右,便可将厢军全部裁减完!”

“裁减的厢军如何安置?”

“老、病、残的厢军,由朝廷养老;技术兵有选择保留;其余专业厢军,实行军龄买断和政策安置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置。”

高滔滔有些头晕,问道:“什么意思啊?”

“六十岁以上的厢军老人,重病或者残疾丧失劳动力者,按照原月俸继续领取,直到死亡为止。我统计过,这一部分占厢军总数不到一成。国家花钱养他们,一来体现仁政,二来,可以取得对厢军改革的良好口碑。”

“很好,我完全同意。你接着说。”

第一个计划就得到了高滔滔的支持,让杜文浩信心大增。说道:“对厢军中的作院军、壮城军、桥道军、船坊军等军种中的有技术的兵,只要年轻,都可以留任,整编成专业的工程兵、后勤兵和兵工厂工人。这是军队需要的兵种。我统计过,这些有技术的兵,大概占厢军的三成左右。也就是七万人。在和平时期,这样的规模已经够用了。但是,在管理上不能再归于地方衙门,否则又成了地方衙门差使的对象了。”

宋朝的厢军是双重领导,一方面听从三衙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服从所在地方的安抚使、经略使等“率臣”的领导,而这些率臣,一般都有州府的知府等行政长官兼任。厢军受地方政府领导,自然避免不了被地方政府差使。

高滔滔道:“有道理,你认为该如何管理?”

“取消双重领导,直属朝廷,战时根据需要统一调配,担负运输保障加固城防修路架桥等军事辅助任务;非战时,工程兵可以承包桥路房屋等工程建设赚钱,上交税利。后勤兵平时可以从事回易,补贴军用。但仅限于后勤兵,对于作战部队,严禁从事任何盈利性营生。”

“嗯,这个要分步骤按计划进行吧?”

“是的,我所说的全部改革计划,除非特别申明的,都是分步骤按计划进行,先进行局部试点,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力争不出现社会面大的波动。”

高滔滔点头道:“我看可以。老病残占一成,技术兵占三成,剩下的六成如何安置?”

“剩下的六成属于转业安置对象了。对于转业的厢军,可以听其自愿,有两个选择,一种是由朝廷一次性出钱,将他军龄全部买断,他拿钱走人,自己爱干什么干什么去;第二种,是朝廷安置工作。”

“一次性买断?怎么买断啊?”

杜文浩掰着指头道:“对于军一级高级将领,安置到朝廷各衙门供职。享受的月薪待遇不变。对指挥(营)级将官,按服役年限长短计算买断军龄费用,一次性买断军龄,另外,每月支付原月薪的七成作为生活费;对都一级将官,也按服役年限来计算买断军龄费用一次性买断,不再享受每月生活费待遇。”

“嗯,”高滔滔沉吟片刻,说道:“我觉得这样处理很好很合理,费用不算大,应该可以让这些将官满意,保证转业的稳定。那对厢军士兵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