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为读友们提供阅读体验,从今日开始每章字数改为4000。
以下为昔日所写的随笔中的几段,要是没有兴趣可以跳过不看。
作品相关,不收费的。
怀念曾经有过的中二岁月。
另外今天儿子周岁,望祝福……
英雄
中国人从来都很敬佩英雄,这种敬佩即便是那传承了千年的一心崇尚中庸之道的儒家文化都没有能够抹杀的了。
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这些被人们千年传颂的无一不是英雄,只是这两者一个来自神话,一个出于传说,都已经过人们的想象进行过加工,润色,似乎是当不成真的。
然而仔细想来,这份加工润色本身就体现了人们对于英雄的渴望。
事实上,中国并不缺英雄,无论是那战功赫赫的人屠白起,还是那勇冠天下的霸王项羽,或者那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他们都是英雄。
这些英雄要么有行兵天下,战无不胜之功;要么有横行千军,万夫莫挡之勇;要么有追击千里,大破敌冦之胜;人们给予的无一不是啧啧的赞叹与仰慕。
然而这些英雄要么扬名于内耗之中,要么显胜于强盛之时,就如同那冠上明珠,固然光彩照人,却并不是那么不可或缺,如若没有他,说实话,倒也不是那么后果严重。
有一种英雄,他在那危急之时出现,在千千万万双眼的渴求的目光中拼杀,在四面敌群中冲锋,用一双螳臂挡住了千钧之车,他是药,起效于生死之间,他不可或缺。
对于中国,至少对于汉民族来说,武悼天王冉闵就是这么一剂不可或缺的救命药,没了他会死。
众所周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是由它的绝对的数量优势决定的。
汉族占了整个中国人口的90%以上,这就决定了他在中国民族之林中的话语权。
然而,汉族人口的数量优势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
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
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女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玩弄,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有1500万。
而五胡入华之后,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
整整一千万汉人亡于五胡之手。
而且在汉人数量大量下降,胡人数目有所增长的大驱势下,如果不是冉闵的出现,汉族的消亡几乎已成必然。
在这汉族的生死决择的时刻,冉闵发出了那著名的“胡令”。
公元350年前后,冉闵歼灭数十万后赵胡军,推翻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
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
最终经过忘死拼杀,将胡人驱出中原,而胡人中最凶残的羯人一族被杀得几近灭族。
《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
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自冉闵反后赵之后,他面对天下胡人的反击,每每以少胜多,以弱敌强却屡屡得建奇功。
首战三千骑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再战五千骑大破胡骑七万;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世间仅有。
可以想象在漫山遍野的仇敌面前,他冉闵率着一支孤军面对强敌,不断前进,前进,再前进。
如此勇进实乃我华夏之古风,轩辕之传承,如此赫赫之功世间罕有。
公元352年,由于缺粮,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
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因战马过度疲劳倒下冉闵被俘,后斩于遏陉山。
他的手下兵士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无一投降。
而消息传至宫中众大臣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如此气节世间少有。
这便是忠义,这便是气节。
我至今仍在遥想着这样一个画面,有个少年他亲眼见到父亲死战于敌军之中,力竭而亡,却屈辱的被仇人收为义孙。
他不能发泄,只有紧紧抓着自己的手心,因为他知道没有用。
他看到自己的族人被虐杀,被奴役,他不能发泄,只有咬破了自己的唇,因为他知道没有用。
他用自己的才智最终夺得兵权,他开始发泄,他化身为自己民族最后的守护神,复仇者,他用自己的血肉守护着自己曾经无力保护的一切,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他也的确为此付出了生命,为了不让百姓饿死,他献出了自己的军粮,却义无反顾的踏进仇敌的圈套,那是个何等的英雄?
如果不是他的牺牲,不是他用血肉显示了汉族的力量,让胡人们从此不敢随便屠杀汉人,让汉人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汉族的血脉又怎能在逆境中潜伏下来,恢复壮大,发挥他强大的融合力,获得重生的机会。
至今我仍在想,在他带着大军离开安全的城池,外出夺粮的那一日,那天空的云彩,是怎样的红艳,是怎样的如血,是怎样的令人沉醉。
武悼天王,堂堂中华数千年,也不过一人而已。
风无影写于2014.5.27
悲噻杨广,壮噻杨广
我是在东关古渡下的车,东关古渡,这记念传说中的惰炀帝下江南的古老渡口,己早不可见其历史上原本的模样。
只有一块巨大的刻画有纪念隋炀帝挖运河下扬州的巨型壁画静静地正对大运河而立。
大运河无声,壁画亦无声,有声的是那三三两两来到壁画前拍照留念的游人们。
他们或兴高彩烈,或神彩飞扬地一手执着相机,一手指着壁画,眉飞色舞地向着身边的同伴讲述着自古流传下来的有关隋炀帝的一个个或荤或素的大大小小的故事。
我也拍了照,我也听过许许多多有关隋炀帝的故事。
正史野史,都有不少。
可是我却没有与同行的妻子讲过有关隋炀帝的一个字。
事实上,当时的我是一直沉默着的。
隋炀帝呵,这个被叫了千年昏君的著名君王,这个被最信任的手下残忍杀死的男人。